医疗保障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推进法治医保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动多方、实现全民稳定预期的必然需求,是医疗保障事业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日,国家医保局官网公布了对政协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代表提案的回复,回复中披露,目前医疗保障法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23年立法工作规划和国务院2023年立法计划。多位受访专家均向
现存医疗保障领域相关法律和法规较为分散和碎片化,真实的操作难、执行难,在具体实践中常无法可依。此外,医疗保障法制建设的内容还较滞后,在立法理念、涉及的多方利益主体权利责任界限不明晰,直接影响着医保事业健康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一部专门性的医疗保障领域法律的制定和出台势在必行。
在医疗保障领域,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历经20多年的探索,尤其是“十三五”期间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已经建立了覆盖13亿参保人的医疗保险体系,但法治层面的规范化运行任旧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首当其冲的就是立法缺失,尤其是高位阶立法缺失。这导致了我们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随意性较强,各方主体的权责义意识不佳。
早前在2021年6月,国家医保局曾正式就《医疗保障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医疗保障法立法的难度不小。因其涉及的参保利益主体和部门众多,专业性强,需求多样且复杂,司法及监管难度挑战较多,作为医疗保障领域的基本法规,如何明确医疗保障的立法目标以及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中各方法律关系,如何体现政府、个人、家庭、社会、单位各利益方的权责,这样一些问题都决定了一部完善的医保法出台,必须经历一个较和为复杂漫长的研究论证的过程。
此次立法前,2010年颁布的《社会保险法》是医疗保险的基本法律依据,部分条款已严重滞后于实践。
此次立法的一个核心,是将我国医保发展20多年来形成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实践经验制度化法律化。具体而言,一方面,应当将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没有被现有立法确认的制度尽可能写入法律,例如,医保个人账户的法律性质、退休人员的免缴费参保等基础性问题,应当在这部法律中直接规定,不可因为存在一些争议就避而不谈。另一方面,已经被证实运行不畅的制度不宜继续保留,如第三人应当负担的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保的支付范围,但是现实中频发参保人谎称自己造成事故骗取医保支出的案件,借鉴国外立法,能够尝试规定在参保人提供了必要线索之后,由医保基金先行支付再向第三人求偿的方式。
此外,作为“三医”协同发展与治理的重要一环,医保在医改中具有积极引导作用。张晓建议,医疗保障法制建设和具体法规制定过程中,除明确医疗保障立法自身的主体、课题和立法内容外,还需重点注意与现有的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药品管理法等法律和法规的联动,明确医保自身的法律责任和执法边界,促进相互联动与融合。现在要讲系统性和整体性改革,使医疗保障的法制建设更加体系化、专业化,符合法制建设规律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与治理的需要。
人体最适宜的环境和温度约为19-24℃,过冷或过热都会对心脑血管产生一定的影响。医生提示,冬季低温和寒冷可诱发急性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和有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的患者,要注意防寒保暖。
国家卫健委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介绍,我国人群高发的食管癌、胃癌、肝癌标化的发病率年年在下降,我国癌症总体5年生存率从2015年的40.5%上升到了2022年的43.7%,如期实现了健康中国行动的阶段性目标。
28男士王某,身高1米8,体重80kg,前段时间,体检报告数据显示小王肌酐指标超标,被诊断为脾肾两虚证,需要补益气阴。杭州市肾脏病医院院长(杭州市中医院)给出的建议是先暂停高强度健身,不额外补充蛋白粉、肌酸,过一段时间后再来检查看指标是否下降,如果还是偏高,就要引起重视。
说到打针,不知道你脑海中浮现的是“往上打针”还是“往胳膊上打针”呢?要是年龄稍大一些,脑海中浮现的很可能是往上来一针吧。但现在好像很少见到针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近期,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北京市社区老年健康服务规范(2023年版)》(以下简称《规范》),提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建立与社区(村)居委会、村卫生室、相关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老年健康服务志愿者组织等的合作机制和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综合连续的健康服务,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医养结合等内容。
近日,社会各方面关注基本医保参保数据。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的人介绍,2022年,我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由于参保质量提升、参保数据去重等原因,2022年居民医保参保数据为98349万,虽较上年数据表面上会降低,但由于重复参保等情况显著减少,真实的总体参保人数实际上还略有增加,基本医保参保大盘保持稳定。
靠饮食调节人体酸碱平衡的说法,没有一种是科学的。健康人体的内环境,能自动保持在合适的pH值范围,为体内的生理活动提供稳定的环境。比如血液的pH值会一直恒定在7.35~7.45,不会因为喝了苏打水而改变。
最近,网上流传着这种观点:“一个人不管多健康,多强壮,最多只能感染新冠8次第9次人就没了……”这是真的吗?专家这样认为:这种说法毫无科学依据,再感染后普遍症状较轻,也没有感染次数与危及到生命的说法。
北京市妇幼健康服务持续改善,2022年孕产妇、婴儿死亡率分别为2.97/10万和1.26‰,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妇女保健服务品质一直在升级,妇女常见病筛查率由29.43%提高至87.51%,宫颈癌和乳腺癌早诊率分别保持在98%和80%、治疗率接近100%。
1991年,4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北京召开的国际传统医药大会上,一致决定将大会的开幕日——10月22日,定为世界传统医药日,并写进《北京宣言》。 为此,肖瘤医生互联网医院特举办“弘扬传统医药,传承中华瑰宝”系列活动。此次活动包含传统医药传承人大型义诊活动,我们邀请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