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索航空是一家法国的军用航空和商务用机制造商,是由Marcel Bloch于30年代建立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Bloch本人改名为Dassault,此公司也在不久后正式更名为马歇尔达索航空公司。达索公司可谓是二战之后法国最负盛名的战斗机研发企业之一,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此公司的发展史几乎是和战后法国航空工业的复苏同时进行的:二战结束之后法国的航空工业几乎被摧毁殆尽,技术的停滞不前和高水平科研人员的流失让法军战机发展的前景陷入了一片黯淡。虽然研发人员在如此艰难的前提下还是试着制造出了VB-10活塞式战斗机,但是这款战机的性能已经远远落后于当时的世界顶尖水平,法国空军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由包括美系、英系在内的“万国牌”飞机组成。
而达索公司也经历了相同的苦难,在法国被占领之后国内几乎所有的航空工业都等同于实质解散,公司负责人Marcel Bloch也被傀儡政府“维希法国”于1940年深秋关押,四年之后他甚至被投入了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直到1945年战争彻底结束才被拯救;大难不死的他开始将所有精力投入到公司的运营当中去,达索公司也从此走上了发迹之路。1954年,此公司正式开设了负责研发航空雷达以及对空导弹红外线年代末期开始大力开拓出口市场,而1965年之后法国政府扶持本国军工企业的一系列政策也让达索公司迎来了重大利好,他们逐渐在军用航空和直升机领域拥有了与军工巨头北方航空竞争的资本。而今天的主角就是达索公司在“幻影Ⅲ”战机取得巨大成功之后的又一力作——“幻影2000”多用途战机。
1964年左右,在法国军方的委托之下达索公司开始与英国有关企业合作研发一项名为“AFVG”的战机研发计划,该项目的最大的目的就是制造出一款新型的可变后掠翼战机。达索公司在计划确定之初信心十分充足,毕竟此前的幻影Ⅲ为他们积攒了一定经验,然而在随后的实施阶段英法双方均遭遇了问题——AFVG的具体实施内容与冷战期间世界多国的开发案相似,设计团队对技术规格的分歧导致计划毫无进展,由于长期无法达成共识,这项计划最终在60年代末宣告取消。在此之后,英国人选择和意大利、德国一道在AFVG的基础上继续攻坚克难最终发展出著名的“龙卷风”战机,而达索公司的设计人员则向空军高层提出了较为保守的传统构型概念机(幻影F1型)以及采用后掠翼设计的测试机种(幻影G型)供他们选择。
在随后的几年间,达索公司一直在进行新款战机有关的研究,并通过不断地摸索积累了很多气动力概念方面的设计理念和经验。恰逢此时法国军方再一次提出了名为ACF的“未来战斗机”计划,他们甚至为新型战机起了一个“超级幻影”的名字;ACF项目引起了包括达索航空在内的众多战机研发企业的注意,在经过竞标之后准备充分的达索赢得了该计划。可惜的是在计划进行没多久之后再一次出现了问题——达索原计划中的双引擎战机显然需要很多预算,这是军方无法承担的,设计团队不得不接受计划再次被取消的事实。经过多次受挫之后,达索高层明白,仅仅依靠在幻影Ⅲ系列吃老本显然以及无法适应当时的作战需求了,必须研发出一些创新项目来争取未来国际竞争优势。
1975年12月,法国空军宣布重新开始新一代幻影战机的研发计划,达索公司这次提出的中小型单引擎方案改善了此前计划中的大部分缺点,终于没再出什么岔子。在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达索的设计团队显然在战机研发的过程中得心应手,仅花费了不到30个月就让最新的“幻影2000”战机成功进行了首飞。在这之后的过程就十分顺利了:1978年幻影2000出现在了法茵堡航空展之上,并在首次亮相中就打破了此前欧洲战机研发界对于三角翼布局战机无法进行低速度飞行的刻板印象,幻影2000原型机在攻角26°、时速204km状态下的飞行表演在那届航展上大放异彩。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幻影2000还并没有完成所有测试,就连机载雷达都还没有着落,能够拿出这样的成绩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也进一步稳固了达索公司对这款战机的信心。1982年深秋时节,幻影2000战机开始正式投入服役,截至目前这款战机的累计产量已经超过了600架,获得了印度、希腊以及阿联酋等多个国家(地区)军队的青睐。
新型幻影2000战机在构型方面回到了幻影Ⅲ的无尾翼三角翼布局,不同的是在这款战机之上设计人员采用了复合材料。这款飞机拥有一个巨大的三角形腹鳍和垂尾(可为飞机提供足够的横向稳定性),为了使飞行员获得良好的向下视野达索公司的团队还专门设计了一种两侧进气道设计来代替法国航空制造业传统的机头进气道设计。不过在后续的测试过程中研发人员发现体积过大的三角形腹鳍对战机的空中性能非但没有帮助甚至还很可能给战机造成较大负面影响,这一腹鳍也被改换为了体积较小的F型腹鳍,这一设计最终也被沿用至量产版本。而除了这些改动之外,幻影2000的最终定型版本在三角翼的后掠角度方面也有所增加,这一改良使得战机的翼展提高至9.13m,空重也达到了7.5吨。
在航空电子设备方面,幻影2000配备了达索电子开发的2084型中央数位电脑作为系统核心,除此之外还有SAGEM ULISS 52惯性导航系统、六分仪航电公司制90型大气资讯电脑、SFENA 605自动驾驶仪、LMT NRAI-7A敌我识别器等尖端科技;这些航电设备均由法国军方研发的GAM-T-101数位总线相连接,参数投射于显示系统之上,极大地减轻了机组人员的工作负担。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ULISS-52惯性导航系统,该系统是一个使用加速计和陀螺仪来测量物体加速度和角速度并依靠计算机来连续估算物体运动位置、姿态和速度的辅助导航系统。这也是当时该类型系统在法国战机上为数不多的几次尝试之一,与普通导航系统不同的是该系统并不是特别需要一个外部参考系就能够顺利工作,也因此被普遍的应用于飞机、潜艇以及导弹等军用武器装备之上。
随着近几年战场形势的发展,幻影2000战机之上的航电系统也在随着战机本身版本的变化而得到不断改良——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研发的代号为幻影2000N的双座战机就拆除了此前装备的火控雷达并更换了具备地貌追踪能力的“羚羊V”雷达作为其对地火控系统的核心,因为这版战机的主要任务是在低空渗透核子打击任务;虽然这样的修改降低了战机的时速,但在整体结构方面则得到了大幅度强化,足以在敌军防空圈内执行全天候、超低空的核子打击任务。而除了幻影2000N之外,1990年左右诞生的幻影2000D对地打击战机也更换了当时最新的“羚羊-50”型雷达并整合了法国空军研发的空射对地武器以及最新的电子防卫系统,该版本幻影于1993年开始正式投入量产。
作为一款多用途战机,幻影2000的机载武器种类十分丰富且先进。其机炮为2门DEFA-554型空用机炮,口径为30mm,备弹量125发,这种机炮是目前法国空军和海军战斗机之中最常使用的机炮之一,由法国军备研究与生产局负责设计,达索航空和马特拉公司也参与了生产工作,幻影系列战机也因此选择了这种机炮作为主要武器。与其他现代化战机一样,火箭弹、导弹以及炸弹也是幻影2000武器库的主要组成元素,2具Matra-JL-100火箭荚舱(每具最多携带18枚68mmSNEB航空火箭弹)保证了战机在空中遭遇战中的基本战斗力;包括R-550、AM-39在内的多种导弹使得该款战机具备了执行高风险任务的底气;而设置于机身之上的9个挂载点更是帮助幻影2000获得了对地攻击的能力。
虽然法国空军装备的幻影2000并没获得太多实战机会,但是服役于印度空军的部分幻影2000却由于印巴两国之间的长久矛盾而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实战经验。最近的一次是在2019年的2月份,印度空军派出了十多架幻影2000战机越过印巴克什米尔实控线对位于巴基斯坦境内的一个训练营进行了空袭,根据印度军方发言人的消息,此次空袭彻底摧毁了该训练营,给予了对方沉重打击,幻影2000的实战性能也因此得到了军方的信任。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继1999年双方在卡吉尔地区爆发边界冲突之后幻影2000战机的又一次优异表现。
综合来讲,我们大家可以认为幻影2000是20世纪70年代法国空军在巨大防空压力驱动之下在极短时间内研发出的多用途战机,在设计思路上将截击作为主要目标;而在性能方面这款战机虽然机动性稍显不足,但是在80年代法国航电系统发展飞速的大背景下幻影2000的超视距接战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这使得其整体性能虽然称不上是同时期的顶尖战机,但也算是不错的选择。虽然目前阶段该型战机已经稍显落后且改进空间不足,但是其“量体裁衣”、在性能方面做有效取舍的设计方式对于航空水平存在很明显短板的国家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